岁亦无恙邪? 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 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 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 无恙耶?彻其环琪,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于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 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以民为本,方为为的政大计。
1.不关注百姓,只关注领导,是在舍本逐末。
2.贤能的人(钟离子)得不到使用、德行好的人得不到褒奖(北宫之女)是国家的悲哀和治理国家的人失职。
3.为人臣“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该杀掉。精辟的为政思想。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赵威后问齐使》是七年级语文下册,选自《战国策·齐策》,赵威后即赵太后,惠文王之妻。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了齐王治国政策弊端,虽然简单但却很有道理。本文通过赵威后的连续七问,都是围绕一个“民”字,表现了这位女政治家治国应该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进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