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2、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
3、 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王守仁
4、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
5、 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王阳明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
【解释】所谓动静,是指所遇之时,心之本体本来无分于动静。
2、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解释】是非之心,不用思考便知道,不用学习便具备,这是真正的良知。
3、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解释】过错即使是大贤也难免,然而并不影响其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错误。所以不要看重没有过错而是看重能改正过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