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林木枝叶繁茂,花朵盛开;云层与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哪里能想到征途中能遇上如此美景,春景引发意兴更加广阔辽远。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黄昏时分,渡口边的驿亭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花瓣洒能在渡口的客船上。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书写了春江初春的风光。
惠崇春江晚景描绘的景物有竹、桃花、蒌蒿、芦芽。诗中再现了江南的春色,也是在诗人的合理想象中,与原画相辅相成,这首诗成功地书写了春江初春的风光。
苏轼捕捉景观属性的季节性转变,表达了春天来临的喜悦。整首诗丰富而充满活力,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