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句诗词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字面意思表达的是:树想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赡养亲人,亲人却已不在…
现在多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之意,告诫世人尽孝需尽早,不要图留遗憾。
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语句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释义: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唐·白居易·柳公绰父子温赠尚书右仆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向无显扬褒赠之事,则何以旌先臣德,慰后嗣心乎?
应该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一句古语,意思是“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
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待,则是孝子的无奈。
意思就是:世上最痛苦就是等到想要孝顺和善待父母亲的时候,他们却等不到这天就早早离开了,不在人世,也就没有任何尽孝的机会了,所以父母在时,要善待她们,多多陪伴,时间是无情的,孝顺父母要趁早,可能一直觉得有的是机会陪伴照顾,一直耽搁着,但是当你真正觉得有时间精力的时候,父母却等不起了,空留一辈子的痛与遗憾。
“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子女想起赡养自己的父母时,等不及的父母这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或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