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起始时间是1934年10月10日至1936年10月22日从江西瑞金出发最终到达陕西延安。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影响,中央红军未能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命令项英、陈毅等率领一部分红军和地方工作人员约3万人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突围。中央红军主力,连同后方机关约8万人被迫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雩都等地出发,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