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是李商隐写的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
注音
chūn cán dào sǐ sī fāng jìn
成语解释
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的题目是《无题》,是一首七言律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蚕一直到死才会把丝吐尽,蜡烛直到燃烧完,烧成灰才会停止滴蜡油。其中,“丝”谐音“思”,作者本来是描写爱情的,现在这两句常被用来歌颂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