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赏析_潼关古诗赏析山

诗的第一句用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了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第二句则将“秋风”和“马蹄声”引入诗中,将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诗的三、四句是从河和山方面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

《潼关》

  近现代·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诗的首句描写出了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诗的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诗的三、四句从河和山两个方面来写,将写景和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整首诗中诗人将自己的精神投入到了高山和大河之上,仿佛已经与高山、大河融为一体了,表现出了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 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受约束; 潼关以西,山山相连,峰峦起伏,不知什么叫平坦。写河、山雄伟的气势,寄托了作者远大的抱负。 清谭嗣同 《潼关》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全集》 四卷489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