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古诗《出塞》的注释译文:“①出塞:出关,出征。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出塞
清 · 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它的译文如下: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全文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塞王昌龄的讲解译文如下:
讲解译文:依旧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征战万里的将士至今还没回来。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越过阴山。
这是一首气势悲壮的边塞诗,是唐代诗人七言绝句中最好的作品之一。诗的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极具历史感、空间感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悲伤。后两句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既歌颂了古代名将,也委婉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国家缺乏贤能将领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