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歌主题_杜甫在成都写的诗歌主题

《春望》主旨是: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1、《春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译文为: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伤感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春望》通过描写唐代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长安经过战争导致的极度破乱荒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心中对战争的痛恨,对国家兴亡的担忧,表达了心中对和平与幸福的渴望。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这首诗描写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对动荡时局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身世浮沉的感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