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8个字,诞生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在河南邓州花洲书院创作问世后,官驿快递送到岳州,由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书丹,著名篆刻家邵竦篆额,以石屏风之形式立于岳阳楼内二楼正堂。此后数百年间,天下人争相传诵,世人将此文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苏公书法、邵公篆额并称为“天下四绝”。
《岳阳楼记》总共分6段,全文共有368个字。
《滕王阁序》全文共773个字,包含了40个成语,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是我国古代创造成语数量最多的一篇文章。是王勃最著名的一篇文章,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字数有516个字。
共126个字。第一段51个字,第二段75个字。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前两段126字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标题,《岳阳楼记》4字;
2、正文,共22排,前21排每行17字,第22排11字,共368字;
3、落款,“乾隆八年六月既望岳州守黄公嘱余书文正文张照”21字;
4、印花,两颗共6字。上印“张照之印”4字,下印“泾南”2字。
5、总字数为39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