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是唐代诗人,这是他在夔州作刺史时的作品,共有十一首。其一为: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
其中的谐音字是“晴”谐音“情”,用隐喻的手法写出少女对情郎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之情。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唐代〕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竹枝词,确实是刘禹锡的作品。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刘禹锡以其优美的诗歌作品而名垂青史,其中《竹枝词》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竹枝词》是一首以巴渝民歌为体裁的诗篇,其中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刘禹锡在创作时,融合了自己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将竹枝词这一民间文艺形式发扬光大。
从文学角度来看,《竹枝词》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首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诗歌。它以其独特的的形式和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竹枝词在文化传承和文学艺术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文化传承者,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 ·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
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少女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样以谐音写含蓄的情事,而是从身居蜀地耳闻歌唱自然地引发怀乡的幽思。
全诗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