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思乡情怀,古诗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2、《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答:.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思念情怀,的古诗: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
2,《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日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望月了几回圆 。
昨风一吹无人会 ,今夜星光似往年 。4《.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夜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离别故土几年,家乡的亲人现在好吗?
我不禁泪流满面,想起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遥望亲人处,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亲人们你可知游子在外的心呀!
那应该就是下面的这一首。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唐,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表达的是海面上升起了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真可谓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逄佳节倍思亲吧。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很多,比如北宋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在小序里面就交代了写作背景"丙辰中秋,欢迎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个序言就明明白白地写了作者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
诗的正文先问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问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然后探究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最后表达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不透露出作者对弟弟浓浓的思念之情。
很高兴认识您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一诗意盎然题目。让我们共同打开祖国的灿烂文化花海,摘出几朵献给您。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
5.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
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7.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