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相思》,别名《江上赠李龟年》。
王维与李龟年是如何相识的?
“安史之乱”前,王维遍访名流,常去岐王府走动。而岐王也是一位非常喜欢音乐的“雅士”。李龟年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气的“歌手”,经常被岐王请到府上演奏。
据传,有一次,有人弄到一副奏乐图,但不知何题名。王维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曲。乐师演奏后,不差分毫。从此,王维与李龟年成为知己。这也算是惺惺相惜吧!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西逃,王维被安禄山扣留。李龟年逃往江南,经常演唱“红豆生南国”,个中味道,让听者无不落泪。
《相思》是“思”谁
王维这首诗别名《江上赠李龟年》,让后来的人们产生了一些误会。
有认为王维是写给李龟年的,也有人说是写给××公主的。
而从“红豆”的寓意来看,赋予男女情感我个人觉得是比较靠谱的。
那“江上赠李龟年”如何解释?只能这样解释:王维把写好的“相思”诗赠送给李龟年“演奏”!
《相思》到底“思”谁?已无从考证。我们又何必纠结“思”的对象呢,认认真真去品这首诗的意境才是最重要的!
对《相思》诗的延伸理解
对原诗大意的理解就不用赘叙了,百度一下都能找到。
诗歌以物寄情,流传至今,没有引经据典,也没有华丽的词语,这或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古至今,写男女情感的诗大多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推广、引用。更何况这首诗如此经典!
李龟年逃往江南,倾情演绎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多了份“爱国”的情怀在里面。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诗见字相思,广为人知。《相思》这首诗是王维的一首五绝,是咏物寄情的名篇,流传甚广。
这首诗是王维思念友人李龟年所作,所以也作《相思子》或《江上赠李龟年》。当时乐圣李龟年因安史之乱而流落江南,王维因怀念昔日好友,故作此诗以抒心中情谊。
诗的前两句以红豆起诗,红豆生长于南国,也正是好友流落之地,第二句的设问很自然的将好友之间的亲密表现了出来。这种亲切感一则表达二人不会因距离的遥远而疏远;二则为三、四句中要表达的相思之情做了铺垫,使其流畅自然,上下顺承。
三、四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将相思之意巧妙又婉转的表达了出来:君且多采撷这相思之物罢,因为看见了它,就如看见了我一般。点明了“红豆”切“相思子”之意,这样就将自己的思眷情谊抒发的同时,同时告诉对方愿君多珍重双方深厚友情。
整首诗虽然抒情委婉,但是丝毫不影响此份情谊的深沉,反而绵长真诚,一气呵成,这也是这首诗名扬千古广为流传的原因。后来人们也用这首诗抒怀爱情相思之意,每每闻之,悠长深厚的眷念之感自然涌入心怀。
问题:如何评价王维的《相思》这首诗?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愿公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前言
这首《相思》是唐朝王维的写的一首绝句,作者通过咏物来表达对于友人的相思珍重之意。也是宫廷乐师喜欢歌唱的歌词。
一、几种版本
这首五言绝句又名《江上赠李龟年》,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中,第三句“多”字作“休”。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愿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
也有版本中,愿,写作赠: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赠公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看来这首诗真的有可能是王维专门写给李龟年的,而且也的确被宫廷乐师们作喜爱。
二、《云溪友议》的记载
据晚唐的范摅《云溪友议》记载:
龜年曾於湘中採訪使筵上唱:「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贈君多綵擷,此物最相思。」又:「清風朗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鴈來時數附書。」此詞皆王右丞所製,至今梨園唱焉。歌闋,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慘然。
安史之乱以后,“岐王宅里寻常见”的李龟年流离失所, 在湘中采访使宴席上给大家表演时,常常歌唱的就是王维的两首诗。
这篇文章里,愿,写作“赠公”,不知道后来怎么改成了“愿君”。
三、红豆到底是什么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这种红豆又名相思木,生于广东等南方地区。花期在3-6月,大约大约在9-10月结果。
(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有一篇写到海南文木:
海南文木,有曰花榈者......有曰相思木, 亦曰鸡翅木。
花秋开,白色,二三月荚枯子老如珊瑚珠,初黄,久则半红半黑,每树有子数斛。 秦晋间,妇女以为首饰。
马食之肥泽,谚曰:"马食相思,一夕ヰ肥。马食红豆,腾骧在厩。"其树多连理枝,故名相思。
唐诗:"红豆生南国。"又曰:"此物最相思。"邝露诗:"上林供御多红豆,费尽相思不见君。"唐时常以进御,以藏龙脑,香不消减。
看来屈大均对于名贵的木材很有研究,他介绍,红豆是相思木的果实,相思木是红木的一种,也叫做鸡翅木。
据陈嵘《分类学》,鸡翅木属红豆属(Ormosia),计约四十种。侯宽昭《广州植物志》则称共计在六十种 以上,我国产二十六种。在国家标准《红木》中,收录了3个树种为鸡翅木,其中就包括海南的这种相思木。
结束语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愿公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可能就是“秦晋间,妇女以为首饰”开始,红豆渐渐有了相思的寓意。在唐朝以前,好像没有见到关于红豆的用法,不知道是这些诗遗失了,还是从唐朝才开始有这种寓意。
王维是山水派诗人代表,又常常参禅悟理,学庄信道,想不到随手写下的一首小诗,却成为千百年来被用来吟咏爱情的名篇。
@老街味道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精通诗书乐画,有“诗佛”之称,王维的诗多歌咏山水田园,极其擅长五言。后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是指红豆树的果实,也叫相思子。采撷是采摘的意思。
这首五言绝句是王维咏物寄情的一首佳作。借红豆这一事物,歌咏朋友间真挚友谊的相思之情。
诗的意思大体可译为“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生出多少的新树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表达相思之情。”
全诗的用词贴切,语言生动真挚,就像朋友之间秉烛夜谈,在轻柔细语中述说着离别后的经历和相思……这些遣词用句使得整首诗充满活力,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王维“红豆生南国”、王之涣“杨柳东门树”、李白“天下伤心处”,皆直举胸臆,不假雕锼,袓帐离筵,听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唐诗评注读本》:睹物思人,恒情所有,况红豆本名相思,“愿君多采撷”者,即谆嘱无忘故人之意。 《诗境浅说续编》:红豆号相思子,故愿君采撷,以增其别后感情,犹郭元振诗,以同心花见殷勤之意。 《唐人绝句精华》:此以珍惜相思之情,托之名相思子之红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