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语录_荀子语录全部篇目_荀子精选

《荀子》 、、、、 之前的《论语》、《孟子》之类多为对话体 ,寓言体。 只有《荀子》才标志着严密的思维说理文成熟。

一、先秦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以议论、论说为主的散文作品。从先秦说理文发展的过程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

第一阶段是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产生于春秋末战国初,以《论语》、《老子》和《墨子》为代表。《老子》简篇短幅,《论语》是纯语录体散文,但都辞约义富。《墨子》则始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是在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论语》记录的多是些片言只语,往往有观点而无论据;《墨子》所论就不再是一条条孤立不相干的语句,而是长篇大论,有论有据,称得上是论文。

第二阶段是对话体和寓言体,产生于战国中叶,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的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其对话基本上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设立,以论说为主体,初步具备驳论性质。《庄子》则已经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二者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第三阶段是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产生于战国末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荀子》和《韩非子》的文字基本上是论说文的语言,抽象说理的部分增加,论题集中,逻辑周密,结构复杂而严谨,篇幅增大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总起来看,先秦散文的发展趋向,是由简而繁,由疏而密,理发和逻辑不断增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