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古诗两句_小学古诗词1-6年级古诗大全及教学案例

《忆秦娥(元夕)》张孝祥·宋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释祖钦·宋

去岁元宵节,无油不点灯。

今岁元宵节,有月照危层。

1、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正月十五之夜,到处灯火灿烂。城门打开铁锁,红光辉映石桥。马蹄踏过处,尘土飞扬。歌女花枝招展。边走边唱《梅花落》。禁卫军特许通宵欢庆,计时器不要紧催天亮。

2、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3、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唐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4、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唐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5、观灯乐行

李商隐——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译文: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之年元宵盛况,只得带着羞惭随着老乡去观看迎接紫姑神的庙会。

1、《上元竹枝词》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上元夜》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正月十五夜灯》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4、《江上度元宵节》袁说友


一舟元夕卧孤村,夜半相呼了不应。


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5、《元宵》赛涛


满城箫鼓元宵节,小馆灯花孤闷时。


料得团圞行坐处,有人挥泪说分离。

1.《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元宵》 ——清代李调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京都元夕》——金代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4.《汴京元夕》——明代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从古至今关于元宵节的四言绝句有很多,我这里就简单说说。

观灯乐行,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2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千门开销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h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3元夕无月,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4,汴京元夕,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丨,观灯乐行,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2正月十五夜灯,张祜,千门开销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h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3元夕无月,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4,汴京元夕,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一、《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二、《已酉新正》明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三、《生查子 元夕》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