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需要,它理应成为我们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少的内容。
增强青少年一代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勇于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从加强劳动教育入手,并切实地建立起这种教育的保障机制,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共识,实现劳动教育化,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切实重视劳动课的落实改变过去在应试教育中把劳动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课的观点及把劳动课改上语、数等主课的做法,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开设劳动课,并把劳动课上升到同其他文化课同一高度来认识,配齐配好劳动课老师,积极抓好劳动。
学校开展了劳动课,俗话说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人,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挥洒汗水的同时,我们还为校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干净的环境,这次劳动课,让我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生活的压力,也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做人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心底里践行劳动精神。
一是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劳动观念。家庭、老师不断地渗透劳动意识,引导学生去体验父母生活地艰辛,了解父母的职业特点。
二是要让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做亲身体验,并交流畅谈体验地酸甜苦辣……学生心中那份对父母长辈地亲情必然被激活、催化起来,产生强烈地深刻地生命力,为培养他们地劳动意识创造条件。
三是形成全社会都要倡导劳动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舆论氛围。
四是家长、老师都要做带头热爱劳动的表率,给学生弘扬劳动精神作出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