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白马篇》全诗_白马篇原文及翻译李白

白马篇

作者: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肖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翻译: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

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曹植、鲍照等人之《白马篇》,皆写边塞征战,此则写当时长安之“五陵豪”。《白马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 《白马篇》古乐府诗题。此诗上承曹植《白马篇》的精神而来,但又突出了与之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原文: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白马篇》,皆写边塞征战,此则写当时长安之“五陵豪”。全诗意寓出李白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亦有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此诗上承曹植《白马篇》的精神而来,但又突出了与之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