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
伤寒病杂论是中医必学书。古代名医张仲景留下的著作。
《伤寒杂病论》原著已佚,今本是由晋代王叔和整理成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10卷,计397条,载方113首,专论伤寒一类急性传染病;后者6卷,25篇,载方262首,以论述内科、外科、妇科等杂病为主要内容。
《伤寒杂病论》从辨证到立法,从立法到拟方,从拟方到用药,环环紧扣,形成了一整套辨证论治的原则。《伤寒杂病论》是中医—部非常典范的著作。我虽不是中医,但能靠著作中的经方治好我的—些疾病。以前我曾经晚上睡眠中醒来小腿抽筋或白天走路中小腿抽筋。那时真是非常痛苦。由其是白天小腿抽筋,整个人站在原地象木头一样,腿脚动都动不得,只有在疼痛中站立许久才渐渐缓解疼痛。后我用张仲景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治疗直到现在再无此现象!
《伤寒杂病论》是医学领域趋近于绝对正确的一本书。
意思就是你只要有上边的症状,用对应的方剂一定会好,而且非常快速,很多时候都是一剂知二剂已。
″伤寒杂病论",开创了医学史上第一个理法方药相一致的纪元。但限于古代竹笺写书,旦年久错笺或抄写误写等原因,误处极多,望同道学习时细心领会,不可武断和死于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