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篇章,其中“容止庾太尉”一则讲述了庾亮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举止的故事,表现出他的高尚品德和崇尚礼仪的风范。庾亮作为当时的太尉,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而且在个人修养上也非常重视,这种追求完美的品质为后人所称道。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在于外在的成就,更在于内在的修养,要做到言行举止得体、崇尚礼仪,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和社会精英。
庾太尉上楼的时候发出脚步声,早已让楼上听见声音的人猜到是他了。当他登上南楼高声吟咏、谈笑风生的时候,便更显示出潇洒的气派和儒雅的气度。
加上他为人坦率,喜好老、庄,所以尽管年龄大,风度和气派有所减退,但王羲之却认为他依然有着那种无法比拟的高雅情趣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容止》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十四门,讲述了39则魏晋时代评论人容貌、态度、举止的故事。六朝士人作为魏晋一个特殊的阶层,对“容止”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容止》映射出魏晋时期士人审美情趣及精神状态,为探究魏晋时期士人生活状况提供了一定依据。
是个虚荣、多疑、狠毒、狡诈的人。
原文: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译文:魏武帝(曹操)要见匈奴使者,他觉得自己外貌丑陋,不能威镇远道而来的异国人,就让崔季珪代替他,自己提刀站在坐榻一旁.接见完毕,派密探问使者:”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说:“魏王仪容非常高雅,不过坐榻旁那个提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魏武帝听说后,就派人追杀了那个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