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诗意描绘_清明的诗意描绘例句

清明的诗意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扩展资料

清明节又名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会带着亲人去扫墓、祭祖。

杜牧的七绝《清明》,历来广为传诵。该诗着重刻画了清明时节在绵绵春雨中祭祀的行人神态以及诗人春游踏青的心境,场景色彩清淡,心境先愁后喜。首句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次句刻画人物,突出其凄乱之心境。

三句笔锋一转,以借问形式来间接地反映了诗人想摆脱凄冷的迫切心境;尾句写牧童以肢体语言作答,为全诗之精妙所在。可见,诗人运用了由低到高、逐步上升、置高潮于尾句的诗技,音韵由悲转喜,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诗文解释】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词语解释】纷纷:形容多。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