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三十卷。这是一部根据《通鉴》所载史事,用评论历史的形式来发表自己政治主张和历史哲学的史论专著。作此书之目的是从史书中寻找“经世之大略”。他所选择的评论、批判的历史实例,大都是针对明末清初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的。比如鉴于明末党争误国,因此书中涉及前代党争,都反复予以贬斥。所以《通鉴论》是最好史事版本。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第二代皇帝,年号贞观,在位二十三年,驾崩于贞观二十三年。无论是新唐书,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对唐太宗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赞扬的,就其风格而言,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军事头脑,治国理政更是一把高手,尤其是善宇纳谏,能听从大臣的不同意见,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有的大臣甚至和太宗皇帝吵的面红耳赤,这在封建社会里面几乎是没有的。
再就是没有擅杀功臣,凌烟阁上除了侯君集因谋反伏诛外,没有擅杀一人
唐太宗在资治通鉴里的形象和你日常所知道的形象是一样的.资治通鉴作为写给皇帝看的书,司马光当然希望皇帝效法唐太宗.因此无疑是光彩照人的.事实上,唐太宗的光辉形象就是通鉴、新旧唐史给塑造出来的,影响逐渐变大的. 当然,司马光作为后朝,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记录,要比新旧唐史要确实一些.可参见孟宪实在百家讲坛的玄武门之变.孟宪实对通鉴有较深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