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古诗配画_既之春来 又知春去 落花虽可追 光阴不可回

春夜喜雨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1《渔歌子》

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

圃旱忧葵堇,农旱忧禾菽。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