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孟子·万章篇上》
译文: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孟子》
译文: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孟子》
译文: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6、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孟子》
译文: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译文: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孟子·万章篇上》译文: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孟子》译文: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孟子》译文: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6、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孟子》译文: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
意思: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
意思:认真的兴办学校教育,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教化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3、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
意思: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不是不愿意去做,是做不到;不为长辈做件小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做。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孟子·万章篇上》
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孟子》
译文: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孟子》
译文: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6、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孟子》
译文: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