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现代这句话经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
读音: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bù yì lè hū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自:从,这里指从远方来
②朋:朋友;弟子;志同道合的人
③亦:也
④乐:快乐。
⑤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意思: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
有,普通话读音为yǒu、yòu,在读作有yǒu时,有字的本义是具有,与“无”相对,引申含义为存在,如:有关、有方。在读作yòu时,有字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在现代汉语中,有字常作形容词,表示不定指或一部分,如:有一天、有些人。
正确说法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