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其一卢纶(卢纶的诗《塞下曲》中“没在石棱中”的上一句)

1、《塞下曲》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2、《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塞下曲》其四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5、《塞下曲》其五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6、《塞下曲》其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景象。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全系五绝,虽然受和诗的限制,但他却善于运用这种诗体。这种诗体本不必须遵用诗律,五七言皆可,但卢纶凭他出色的文才,以六首精巧的五绝组成了这部如画的佳作。这六首诗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

 组诗的第三首。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这样的景是难于刻画的:“月黑”,则茫无所见;“雁飞高”,则无迹可寻。雁飞而且高。是由声音觉察到的。这样的景,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正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时间,又烘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直接逼出下句“单于夜遁逃”来。单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这里借指敌军

王昌龄所作,其一:表达了诗人反战思想。其二:通过追忆薛讷大破吐蕃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悲烈。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