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蜡烛的诗句_关于蜡烛的诗句及形象特点和写作感情

在古诗中,有一首诗中的两句是:春蚕到死絲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的含义是指人的奉献精神。这后一句,正是古诗中,关于蜡烛,著名的诗句。

古代有很多描写蜡烛的诗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烛影摇红千点泪,空城夜雨湿秋灯。"(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管明朝是何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这些诗句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表达了蜡烛的光明、温暖,以及时间流逝、人情冷暖等深刻的含义。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把蜡烛拟人化,将烛油比作泪,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感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和杜牧那句类似,其中“丝”谐音“思”,表达的是至死不渝的思念。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剪烛夜话,就是促膝长谈,表达的是设想中相聚时的温馨。

李煜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杂曲歌辞·宫中乐】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

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