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二首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四首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释义为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释义为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 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 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3、唐代诗人雍裕之的《农家望晴》。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释义为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4、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释义为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5.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释义为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经·周南·茉莒
采采荣莒,薄言采之。采采荣莒,薄言有之。采采荣莒,薄言掇之。采采荣莒,薄言捋之。采采荣莒,薄言桔之。采采荣莒,薄言撷之。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小园
有因为劳动节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象征着劳动人民伟大力量的节日,所以在古代时期,也有一些诗人创作了一些与劳动节相关的古诗,来表达他们对这个节日的美好祝愿和赞美。
例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劳动节后送李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题东篱乡村即事》中就含有劳动节的载体。
通过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劳动节的深刻内涵,也可以更好地展现我们祖国优美的文化传统。
有因为劳动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古往今来都会以诗歌形式来表达祝贺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表达了勤劳奋斗的重要性,成为励志名句。
同时,现代也有很多新的诗词歌赋作品,例如黄永玉的《劳动者之歌》等。
可以说,丰富多样,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和传颂。
1 有不少诗句涉及到劳动节的主题。
2 古诗中有描写劳动的,比如唐代杜甫的《登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还有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 还有一些古诗虽然没有明确描述劳动节,但是表达了对劳动的敬意和赞美,比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隐含着辛勤劳动、不懈追求的精神,也是对劳动者的敬意。
1 有许多古诗可以表达劳动节的主题和意义。
2 古诗中常常描写农民的劳作、工匠的手艺和劳动者的辛苦,表达了对劳动的尊重和赞扬。
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展现了大自然中一种更加平凡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鼓舞人们在劳动中不断追求成长和进步。
3 欣赏和传颂这些古诗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对劳动的尊重和感恩,也可以激励我们在工作中不断追求自我提升和进步。
有因为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描述劳动和节日的古诗,在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读一些相关的古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我们的劳动和节日的情感。
例如:《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雨景,以及人们因为思念故乡而产生的愁绪,这种情感与劳动节有着类似的寄托和表达。
有因为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的题材,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小儿啼哭闹村坊,道路崎岖难行路。
”描述了一种艰苦劳动的场景,是与劳动节主题相关的诗歌。
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外,还有很多优美古诗描写了不同形式的劳动,例如《登高》中有“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今宵剩把银衫拥,犹有梦魂想像间。
”这句话描述了登高时的美景,但实现登高需要付出体力和劳动,因此也可以与劳动节联系起来。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