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之于亲,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
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
关于孝心的名言有: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2.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
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5、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子